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建筑:情理演变与人本反思 |《当代建筑》2021年第8期

CA当代建筑 2022-12-14


面对存量时代巨大的城市更新需求,校园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在经过上一轮如火如荼的建设浪潮后,我们需要停下脚步总结并反思当前校园设计的创作亮点及弊端。设计中的接纳与传承、改革与创造、人情与人性、欲念与天理,无不以“人” 为宗旨;当代校园建筑的人本设计与情理应变,则是以其中的“师生” 为宗旨。多元平衡的格局是校园精神的本源所在,也是校园活动和发展的立足点。创新性校园设计必须考虑其空间能否实现师生们求同存异、多领域协作的诉求,这是校园能在独立、自主、 创新、思辨等一系列新时期校园精神中保持平衡与协调的重要因素。情理精神的与时俱进、植根本土、有源创新,才是校园精神动态平衡的原动力。


本期客座主编:董丹申

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
浙江大学建筑规划学科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首届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


封面图片: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

建筑设计:帕金斯威尔建筑设计事务所

摄  影:Connor Steinkamp, James Steinkamp


卷首语

04 董丹申 | 法无定法,人本为先

学术沙龙

06 | 校园建筑:情理演变与人本反思

主题专栏

13 | 华乃斯 梅洪元 知识创新时代世界一流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研究

17 | 许懋彦 许宁佳 应用自动存取系统的新型大学图书馆建筑空间特色概述

24 | 王文胜 王沐 既有高校校园更新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究

29 | 刘宇波 纪绵 新建大型校园规划布局中的空间尺度思考——以河北联合大学新校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为例

33 | 朱铁麟 吕衍航 朱青姿 有机生长,红色校园——关于中共天津市委党校(行政学院)改扩建规划设计的思考

36 | 叶飞 李志民 石钰琪 学习模式变革下的高校图书馆更新设计策略

39 阎波 齐秦玉 多元文化交融下的留学生公寓“在地性” 设计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留学生公寓为例

43 | 王博闻 李子萍 张昊 陈磊 | 黄土墚峁沟壑地貌区校园适宜性规划策略探析——以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和兰州大学创业港新校区规划为例


设计作品

48 | 帕金斯威尔建筑设计事务所 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

58 | 王彦 青海大学图书馆

66 | 格拉夫顿建筑事务所 伦敦金斯顿大学学习中心

76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兰州大学医学教学实验楼

84 | 王大鹏 蓝楚雄 |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创新港工程博物馆与多功能阅览中心

94 | 陆学君 高黎 陈婷 昆山杜克大学培育楼

102 | 廖杰 | 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

112 | Sasaki设计事务所 | 科尔比学院哈罗德阿方德体育休闲中心

118 | 董丹申 王玉平 毛瀚轩 | 绍兴枫桥学院


学者论坛

126|张文宇 张春阳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广东地区医院建筑总体布局探析

131|赵广英 宋聚生 | 靶向调查:深圳市公共空间规划的调查方法改进探索


观点

136|潘海迅 赵晨 陈希 | 平台塑园——苏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大平台设计策略

139|孙博怡 王灏霖 明玉洁 | 老年医院护理单元的设计策略探索

视界143


知识创新时代世界一流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研究

华乃斯|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梅洪元|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本文针对知识创新时代下大学这一创新中心发展变革的现状背景,系统地梳理了大学校园空间随时代趋势、功能定位变革的发展路径,并结合SECI模型,探讨了世界一流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目标,依托世界一流大学先进实践案例提出设计策略,以期为我国大学的“双一流” 建设提供校园空间层面的指导。


应用自动存取系统的新型大学图书馆建筑空间特色概述

许懋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教授

许宁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知识爆炸与信息化催生了“自动藏书库” 这一新型建筑类型,且其在大学图书馆中的应用尤为突出。本文通过讨论典型案例,对大学图书馆自动存取系统及其对图书馆公共空间和校园空间的影响进行了概述,希望其空间改造技术及理念能为我国大学图书馆书库扩容建设提供参考。自动存取书库运用新知识背景下的新型存储技术,推动了图书馆建筑向数字化发展,由此带来馆藏空间的释放,促进传统图书馆转变成重要交往空间的新型“校园学习中心”,满足师生学习交流之需求。


既有高校校园更新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究

王文胜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副总建筑师,建筑设计三院院长

王 沐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三院二所所长助理

国内高校大量新校区的建设,为高校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而高校既有校园的更新和发展,成为目前这一阶段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原则、流程和发展方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既有高校校园更新改造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新建大型校园规划布局中的空间尺度思考——以河北联合大学新校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为例

刘宇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纪 绵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针对我国新建大型校园规划布局中的空间尺度问题进行反思与分析,提出大型校园规划应重视校园布局对师生日常行为流线的影响,慎重比较单中心和多中心模式,合理选择布局模式,保证师生日常流线的紧凑、高效,同时兼顾空间尺度的合理控制,求得用地效率和空间体验之间的最佳平衡。本文结合河北联合大学新校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具体论述了多中心校园布局在大型校园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有机生长,红色校园——关于中共天津市委党校(行政学院)改扩建规划设计的思考

朱铁麟|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吕衍航|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任建筑师

朱青姿|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助理建筑师

党校作为一类特殊的教育空间,其学员类型、功能要求、校园氛围均与普通高校有一定的区别。本文结合中共天津市委党校(行政学院)改扩建项目,从规划布局、地域文脉、景观环境等方面,深入分析解决校园更新规划中的难点问题,为党校有机更新、可持续发展提供设计思路和实践方法。

学习模式变革下的高校图书馆更新设计策略

叶 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志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教授委员会主任

石钰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随着国家战略和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高校学习模式逐渐过渡为自我构建、开放共享、研讨协作和信息技术引入等的集成。当代大学生通过学习模式的变革,摆脱以往填鸭式教育的限制,唤醒自身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并在合作共享中不断创新。学习模式的变革需要相应的物质环境作为依托。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学习中心,要基于自身现状进行功能重组、空间优化和品质提升。笔者梳理了高等教育新学习模式需求和既有高校图书馆空间现存问题,参考了国内外优秀案例,总结分析了其更新改造中的对策,以期对今后的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多元文化交融下的留学生公寓“在地性”设计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留学生公寓为例

阎 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齐秦玉|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在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数量在近二十年里呈现出规模化激增的态势。留学生公寓作为留学生群体日常活动的主要容器,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融入高校环境,以及如何避免留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冲突问题。本文尝试跳出多元话语体系模式,用“在地” 的方式去解决本地环境中的多元文化问题,从留学生公寓的尺度范畴、在地性影响因素、参与主体、实现阶段四个方面共同架构出留学生公寓的在地性设计策略,最终在求同存异中实现文化交融,形成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性循环。

黄土墚峁沟壑地貌区校园适宜性规划策略探析——以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和兰州大学创业港新校区规划为例

王博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李子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

张 昊|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陈 磊|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黄土高原地区的城市周边广泛存在着墚峁沟壑地貌的未开拓用地。当建设用地日趋紧张,校园建设在不得不利用上述用地时,往往采取“平山造城” 的规划方案。这不仅使地域特色消失殆尽,还造成无法预测的生态破坏。本文结合实例进行初步探索,认为采用多台地式、卫星城式结构,把利用整改土地与消除地质灾害、洪水隐患及生态修复相结合,把保护地貌特征与景观规划相结合,才是该地区校园规划的适宜性策略。


===================================

本期责任编辑:贾丽丽

如有任何有关此期主题的建议、问题或讨论等,

欢迎发送邮件至ca_work2019@163.com(责编邮箱)

标题请写明前缀【校园建筑:情理演变与人本反思】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期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